亿策略 “AI制药”公司AI制药通过港交所聆讯 冲击18C第一股

发布日期:2024-08-05 19:06    点击次数:57

  据港交所5月26日消息,QuantumPharm Inc.(晶泰科技)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信证券(600030)为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将计划发行不超过4.11亿股普通股。此次晶泰科技拟募资具体金额没有在招股书中明确提出,但所获得投资资金仍将用于持续提升研发能力及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包括升级优化基于量子物理的闭环综合技术平台,提升生物科技、制药、材料科学领域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

  2023年3月底,港交所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第18C章)正式生效。2023年11月底,晶泰科技按照18C章提交了上市申请,与黑芝麻(000716)智能一起成为按此规则递交上市申请的唯二公司。目前,两家公司都还未完成发行上市。

  晶泰科技是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AI)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于2015年,由物理学家温书豪、马健及赖力鹏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联合创立。该公司三位创始人温书豪、马健、赖力鹏分别持有公司16.16%、3.82%、2.73%的股份,温书豪是晶泰科技的法定代表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该公司采用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可扩展及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及材料科学(包括农业技术、能源及新型化学品以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全球和国内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晶泰科技表示,辉瑞、强生、正大天晴药业及德国默克集团等大型跨国制药集团是公司的回头客。

  据招股书,作为一家“AI制药”科技企业,晶泰科技主营业务分为两大块:一是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二是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

  晶泰科技表示,人工智能能力整合于公司的诸多核心技术中,包括自动化化学合成、晶体结构筛选以及涵盖小分子、多肽、ADC·PROTAC和抗体的多模态药物发现平台,以优化该等技术的效能及性能。不同于若干主要技术是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或人工智能的竞争对手,晶泰科技将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先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相结会。

  在招股书中,晶泰科技表示,公司的晶体结构预测能力帮助辉瑞在开发全球首款获FDA批准上市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PAXLOVID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成立以来,晶泰科技一路斩获Pre-A轮至D轮共8轮融资,合计融资7.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2亿元)。投资阵容囊括中外顶级风投和CVC,包括了红杉、腾讯、软银愿景基金、谷歌及中国人寿(601628)等知名机构。

  在财务方面,在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晶泰科技收入分别为人民币6279.9万元、1.33亿元及1.74亿元。同期分别净亏损为人民币21.37亿元、14.39亿元及19.06亿元。

  同时,晶泰科技每年的研发开支都超过当年收入,其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研发开支分别为8354万元、2.13亿元、3.59亿元、2.34亿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234.4%、338.5%、269.2%和293.1%。

  截至2023年底,公司流动资产29.45亿元,资产总值40.06亿元,流动资产净值26.48亿元。截至2024年4月30日,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109.98亿元。

  当前,AI浪潮与生物科技的深度交融趋势无比确定。全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AI在药物发现市场的营收价值为6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有望达到40亿美元。

  今年3月27日,来自上海的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更新招股说明书,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公司拟通过18A上市规则申请IPO,冲击“国内AI制药第一股”。这是其自2023年6月招股书失效后的再次出发。英矽智能成立于2014年,其商业模式为AI+CRO,主要技术领域为AI+小分子药物。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中国AI制药公司已经超过90家。其中包括恒瑞医药(600276)等老牌医药企业,也有英矽智能、晶泰科技等资本青睐的新兴生物科创公司。在AI制药领域亿策略,国内暂时没有上市企业,最高轮次为英矽智能和晶泰科技申请IPO。